点击东莞阳光网微信关注我哟? 每天推送东莞本土新闻,实用资讯,吃喝玩乐等优质内容,东莞权威媒体微信号、接地气的本土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推广合作:0769-33332308,祁生、何生
最近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一种
神奇的零食"随便果"刷屏?
据说减肥、排毒又养颜,
销量杠杠的——
像这样↓↓↓
这种果子长这样↓↓↓
是不是很像青梅?
看上去很诱人?
but
小编要郑重地告诉各位
这种在微信热卖的果子
最近出大事了
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对厦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违反无证生产、伪造产地和生产日期的食品案作出处罚决定: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原料及生产设备,没收违法所得5万元,罚款1403.3万元。
据悉,该案是厦门市场监管局近年来查处的罚没金额最高的案件。
1403.3万!!
讲真,这个数字震惊到宝宝了
……
事情的经过是这个样纸滴↓↓↓
同安区集安路的一处厂房内,数百名工人正在生产某品牌"随便果",现场存有大量成品和包装物、标签,标签标注"原产地:台湾"。
这是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的一幕↓↓↓
(现场图片)
经查实,该公司于2015年6月29日至案发时,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随便果"——成品65960盒、半成品17778盒、散装及袋装的独立小包装"随便果"5618.5公斤。
并且,产品的包装袋、包装盒、标签上标示有"【产地】台湾、【生产商】台湾四季优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内容,生产日期标示"2015年06月16日",与实际生产地址、实际生产日期不符。
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于2016年5月13日对该案重新进行立案调查,并做出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原料及生产设备,没收违法所得5万元,罚款1403.3万元的行政处罚。2015年9月23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依法将本案移送厦门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看到这里
有吃瓜的群众要问了
这种随便的果果真滴有那么神奇吗?
答案是:大写又加粗的NO!
虽然
小编随意在网上一搜
上图中的宣传比比皆是
但目前已有不少使用者现身说法
随便果其实没那么有效
甚至还会拉肚子!!!
随便果疗效没那么神乎
据媒体报道,近日,沈阳的赵女士收到一份生日礼物,是一种特别的零食,叫“随便果”。这名字看起来挺随便,可价格却不随便, 128元一盒。
但是,服用一段时间后,赵女士发现,随便果不仅没什么效果,而且还时常拉肚子,被吓坏的她赶紧停用。
记者看到,在“随便果”的包装上标注为“深圳四季优美随便果”的字样,并标注着“食准字”,但没有标注任何效和作用,不属于保健和药品范畴。赵女士认为,“随便果”的这种宣传手段,已经超越了食品的范畴。随后,赵女士上网进行了查询,部分消费者对“随便果”的食用感受跟赵女士如出一辙。
食品专家都发话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的范志红教授表示,根据我国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食品广告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的宣传治疗作用、保健作用,也不能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食品的治疗作用、保健作用,“随便果”在网络上的宣传功效涉嫌虚假宣传。
“这种食品或者说是青梅,虽然加了中药,但还是以泻下为主,排毒其实不能靠泻下,长时间的这种反复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时间久了很多症状和不适都会出现,想健康瘦身,还是要遵循科学,不能依靠一两种零食就像瘦身,这个是很不现实的做法。”
记者调查:“随便果”微商涉嫌传销
自从赵女士开始接触随便果之后,微信上的经销商就多次希望赵女士加入随便果的销售团队,赵女士觉得“随便果”的销售方法很像传销。
对此,记者以代理随便果为由,加了几位随便果代理的微信。接下来的几天,记者发现,朋友圈立即就被他们“占领”了,这些代理每天所发的宣传信息至少在5条以上,有的甚至一天10多条。随处看见“随便果祛痘”、“随便果减肥”、“绿色排毒之王”、“便秘克星”等内容。有代理还声称便秘一个月2盒搞定,减肥一个月需要4盒,15天左右能看到明显效果……
记者发现,一盒“随便果”里只有15颗梅子,零售价每盒128元,销售模式分为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每层代理的进货价格不同,利润差较大。记者还找到了一段“随便果”代理制度的视频资料。
按照这位讲解人的介绍,从一级到三级的“随便果”代理进货价格分别是60、75、90元,按照级别不同,按照市场价128元计算,一盒“随便果”的利润可达到38到68元不等,利润空间可见一斑,但是讲解人在讲解的过程中说明,不是花钱就能进货,想要销售“随便果”必须从三级代理做起。
讲解人介绍,每月销售万盒以上会成为总代理,如果一个人推荐五个总代理,且数量达到三级,按照每级不同的返利方式,这个人将月入近500万!(数字简直亮瞎眼!)
工商:建议微商创业需谨慎
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执法处副调研员陈文表示,一般的传销都是以拉人头的方式进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发展其他成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即认定为传销。按照“随便果”的这种销售模式,确实涉嫌传销,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会对其进行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玄武区聚富迈设计服务中心 » 生物科技 » 台湾大汉生物科技(台湾大汉生物科技怎么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